中国泱泱大地,五千年,悠久历史,无数灿烂文化,这壮观的景象是何人所创?
- 是从古至今的劳动人民,是一批批的“大国工匠”。
- 古时班超发明的木筝,据说飞行与空中三日而不落,其异何神哉;
- 三国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,据说可自动移动,其艺何精哉;
- 东汉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,可测出地震,其艺何湛哉;
- 同时期的蔡伦发明纸,其艺何简哉;
- 唐朝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,其亦何易哉。
他们的每一项成就,无一不是刻苦钻研的结果,无疑不是给人民带来巨大的方便,巨大的贡献,给中国的灿烂文化添砖加瓦,他们就是中国古代的“大国工匠”。
我国是世界上由原子弹爆炸成功到氢弹研究成功最快的国家,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伟大的科研人员,经受研究过程中所有的压力和困难,在茫茫大漠中,忍受科研条件的简陋,他们是“工匠精神”的楷模,他们无愧于“大国工匠的称号”。
在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今天,
- 湘钢走出来的焊接大师--艾爱国。从世界最长跨海大桥-一港珠澳大桥,到亚洲最大深水油气平台南海荔湾综合处理平台,这些国际国内超级工程中,都活跃着他的身影;从助力中国船舶制造业提升国际竞争力,比肩世界一流水平,到突破国外企业“卡脖子”技术,填补国内技术空白,都离不开他的焊接绝活。凭借一身绝技、执着追求。
- 我国的农民科学家,袁隆平所研究的杂交水稻就是一种创新。国士无双,从富家公子到“当代神农”,喜看稻菽千重浪,最是风流袁隆平,是对他最好的写照。
- 金怡濂教授为了使我国摆脱计算机需要依靠外国技术的局面,刻苦钻研,终于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五代计算机。
他们具有创新精神,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,他们是“大国工匠”。
大国工匠,工匠精神就是不畏艰难,刻苦钻研,就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,一生只为一事来,一心只待一花开。《诗》云:“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”。工匠精神,是在纷扰浮器的社会中沉淀,在坚守初心的路途上精进。
以技养身,以身养技。工匠精神,沉潜着“五日面一石”的细致雕琢,充盈着“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”的精益求精。无论是三万六千锤的章丘铁锅,还是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,抑或“是—辈子只于一件事”的铆工刘师傅,正所谓“魔鬼在细节”,一刀一刻中诠释的是虔诚,一笔一划间浸透的是苦汗。十年一剑,百回一关,他们一直行走在坚守的道路上,迎着光,朝着热,向远方。
择一事,终一生,工匠重技更重心性。若能以热爱对抗岁月漫长,踽踽独行又有何惧? 他们或许只是平凡的普通人,但平凡可能比非凡更有价值,可以说,“平凡是非凡的极限”。匠人永远固执而沉默地慢慢地走,让你觉得许多事值得深思,匠心自含风骨,匠人自有风度。云山苍苍,江水泱泱,匠人之风,山高水长。匠心也许不如太阳光芒万丈,但也似点点繁星照亮夜空。